伊朗努尔新闻网:多年前,当首批太阳能电站建于偏远荒漠与平原时,清洁能源曾为人类勾勒出无烟、和谐的未来图景。但如今,这幅绿色画卷已深陷全球大国复杂博弈的漩涡——这场博弈虽无石油硝烟,却依然弥漫着竞争的气息。
根据全球能源监测组织最新报告,世界能源格局正经历重大重构。中国以339吉瓦风光发电装机容量,实现美国(40吉瓦)的八倍产出,更数倍于欧盟(33吉瓦)。随后依次是巴西(13吉瓦)、英国(10吉瓦)、沙特(9吉瓦)、智利(8吉瓦)与印度(7吉瓦)。实际上,中国单国容量已超越这七国总和——这意味着全球力量平衡正在重塑。
表面看来,这场全球浪潮旨在将地球从气候危机中拯救,但其深层正催生地缘经济权力的重新定义。掌控太阳能设备产业链、开采锂与硅等关键矿物、主导储能技术,此刻正占据着石油在二十世纪的地位。二十一世纪的权力不再源于油桶,而是来自光伏电池与风力涡轮机。
尽管拥有辉煌工业历史,西方国家在此赛道上已落后于东方。美国通过《绿色降通胀法案》与欧洲《绿色协议》竭力弥补技术产业差距,但东西方之间形成的鸿沟绝非政策所能填平——这差距源自东方国家多年来的定向投资、长期规划及政产协同的成果。
在此变局中,伊朗正处在可能成为未来赢家的战略位置。我国太阳能辐照度位居全球前十,并在曼吉尔、锡斯坦、波斯湾与克尔曼拥有显著风能潜力。虽然当前可再生能源在总发电量中占比尚不足1%,但能源部与可再生能源组织在中部省份建设数千兆瓦太阳能电站的新规划,已展现全新前景。若能善用其地理能源优势,伊朗有望成为区域清洁能源链的关键环节——这条链条正从东亚绵延至西亚。
但核心疑问依然存在:清洁能源真将拯救地球,抑或只是为世界献上权力博弈的新面具?答案不在统计数据与图表中,而取决于各国人民在绿色时代构建更公正秩序的共同意志。
伊朗努尔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