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努尔新闻网:特朗普试图将自己塑造成和平的救世主,以在国内政治中赢得筹码,并在国际舞台上为美国争取信誉。他通过回顾戴维营和奥斯陆协议,努力让华盛顿会议显得具有历史意义。但现实却截然不同:阿拉斯加会议表明美国无法遏制俄罗斯,而普京则在战场和外交领域展示了自己的实力。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的言论更像是一种宣传工具,而非真正的和平倡议。
欧洲:在权力姿态与现实软弱之间
欧洲领导人以强硬语气强调支持乌克兰、对抗俄罗斯。但回顾他们的实际表现,这些立场更多是象征性的。在贸易关税问题上,尽管欧洲曾发出威胁,最终还是屈服于美国,达成了一个屈辱性的协议。在北约问题上,尽管有象征性的反对,欧洲最终还是同意增加军事预算。实际上,欧洲并非独立的行动者,而是美国推动能源与军备政策的工具。
在加沙危机、伊核协议甚至贸易关系等问题上,欧洲多次表现出尽管喧嚣不断,最终还是屈从于华盛顿的政策。欧洲对以色列立场的无条件支持,以及在伊朗核问题上与美国保持一致,正是这一趋势的体现。如今,欧洲与特朗普在白宫的合作,不是独立性的体现,而是其国际影响力衰退的又一证据——这种存在源于软弱与恐惧,而非权力地位。
白宫的屈辱:欧洲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欧洲领导人此次访问不仅未能获得任何实质性权力,反而在全球舆论面前加深了其依附形象。如果欧洲继续走这条路,它既无法独立发挥影响力,也无法成为美国的平等伙伴。这种趋势的结果是欧洲国际信誉与影响力的逐步耗损。尽管华盛顿会议打着“团结”的口号举行,但实际上却是欧洲历史性屈辱与衰落的象征——一个在全球关键时刻总是从喧嚣走向屈服的大陆。
伊朗努尔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