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努尔新闻网:《金融时报》关于伊朗科学家秘密前往俄罗斯的报道,是西方媒体持续渲染“伊朗核威胁”叙事的一部分。这类叙事故意忽视法律事实:作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成员国,并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监督下,伊朗有权开展和平核活动并与其他国家进行科学合作。伊朗与俄罗斯的核合作历史悠久,包括布什尔核电站的建设,从国际法角度来看完全合法。这类合作在全球范围内十分常见,指责其“非法”毫无法律依据。西方媒体刻意忽略这些事实,反映出其政治使命——削弱伊朗的核权利。
媒体炒作与政治施压的协同效应
《金融时报》的报道发布之际,正值欧洲试图恢复“触发机制”,并向伊朗施加三重压力——核、导弹与地区事务。这表明西方正有目的地利用媒体工具加剧施压。这一媒体路线与制裁、政治威胁甚至军事侵略的合理化相辅相成。西方近期关于伊朗“可疑核活动”的指控,与美以官员的好战言论相呼应,意在制造伊朗的战略误判,并强加非法让步。这种时间上的配合,揭示了西方限制伊朗战略空间的共同剧本。
媒体战与乌克兰局势的联动
针对伊俄核合作的媒体攻势,是西方在乌克兰战争中多层战略的一部分。特朗普关于在俄罗斯附近部署核潜艇的威胁言论、向基辅增派武器、以及美方官员访问莫斯科,都显示出西方对俄罗斯施加复合压力的意图。在这一框架下,伊朗被塑造成“威胁联盟”的借口,既可在外交与媒体层面孤立俄罗斯,也可转移公众对西方在乌克兰战场失利的注意力。
借核话题掩盖历史罪行
对伊朗的核指控,恰逢两大历史悲剧:美国对广岛与长崎的原子弹轰炸周年纪念,以及以色列对加沙长达21个月的攻击与封锁。这种时间上的巧合并非偶然;华盛顿与特拉维夫试图通过媒体话题转移,掩盖自身的战争罪行,甚至在公众舆论中塑造“英雄”形象。关于以色列使用贫铀弹与化学武器攻击巴勒斯坦平民的报道,令人回想起美国核恐怖主义的本质。对伊朗核威胁的虚假渲染,正是其逃避战争罪责的工具。
伊朗努尔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