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努尔新闻网:《外交政策》撰文称:在以色列即将对伊朗发动袭击、故意破坏现行核外交进程之际,华盛顿与德黑兰正逐步接近一个共同构想:在中东地区建立一个多国核能开发联合体。 部分报道将这一构想归因于伊朗,另一些则认为是美国中东事务特使史蒂夫·维特科夫提出的。
根据该构想,包括伊朗、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在内的多个地区国家将在一个共同地点进行铀浓缩。该机制允许地区竞争方相互监督彼此的活动,所有操作都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监督下进行,并由美国投资框架支持。
2023年,伊朗前外交官、前核谈判团队成员赛义德·侯赛因·穆萨维安建议海湾国家建立一个“多边铀浓缩联合体”,提供铀浓缩及核燃料循环相关服务。
《外交政策》采访的多位专家认为,这一构想是解决西方及地区对伊朗核目标疑虑的“奇迹方案”,也是伊朗在坚持核能发展权利的同时维护自身尊严的途径。
首要挑战是选址。 美国希望该联合体设在伊朗境外,以防伊朗将民用核能转向军事用途。伊朗则公开表示欢迎联合体,但前提是设在伊朗境内。伊朗外交部发言人伊斯梅尔·巴卡伊称:“该联合体不能替代伊朗本土的铀浓缩活动。”
因此,伊朗控制的三座岛屿被提出作为可能的设址地点。
大、小通布岛面积极小,无常住人口;阿布穆萨岛则有少量居民。伊朗在三岛均设有军事和海军基地,这些岛屿位于战略要地霍尔木兹海峡——一侧是伊朗,另一侧是阿联酋。
全球最大石油航道上的油轮和商船必须穿越这些岛屿,而这些岛屿由伊朗地面部队控制。
地区国家若通过联合体进入这些岛屿,可能对海上贸易起到稳定作用。每当伊朗与外界紧张局势升级,外界便担心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以谋求政治筹码或扰乱全球石油供应。
2023年7月,俄罗斯呼吁依据“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解决三岛争议,伊朗对此强烈不满,要求莫斯科“修正立场”。伊朗向俄罗斯提供了“Shahed”无人机,并协助其在本土生产。
三岛争议时常引发风波,反映出阿拉伯与伊朗之间更深层的敌意与不安全感。
这一切都发生在阿拉伯人与波斯人之间的历史竞争背景下。近年来,由于沙特(主要为逊尼派)与伊朗(主要为什叶派)在地区主导权上的宗派冲突,以及伊朗对地区武装组织的支持和对阿拉伯石油设施的攻击,这一竞争愈发激烈。
2012年,时任伊朗总统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访问阿布穆萨岛,阿联酋随即召回驻德黑兰大使。2017年,当具有伊朗血统的阿联酋人萨拉·阿拉米里被任命为阿联酋先进科学部长时,社交媒体上有人质疑她对政府的忠诚。海湾两岸发生了多次移民潮,但岛屿争议也可能成为歧视伊朗裔阿联酋人的借口。
尽管这一争议在拥有共同文化和价值观的民众之间造成了沉重社会代价,但目前尚无解决的明确前景。专家指出,建立多国联合体的构想本身也面临诸多挑战。
穆萨维安在提出多边框架时,曾以“尤伦科”(Urenco)公司为例——这是一个西方联合体,在德国、英国、荷兰和美国提供铀浓缩及核废料处理服务。但部分专家警告称,技术可能从此类联合体泄露,导致核武器扩散。巴基斯坦核武之父阿卜杜勒·卡迪尔·汗曾在荷兰尤伦科工作,窃取离心机设计并转交伊朗、利比亚和朝鲜。
伊朗自身也存在疑虑。1970年代,伊朗曾参与由法国主导的类似联合体,但伊朗声称在美国施压下,法国从未交付其订购的低浓缩铀。
部分专家认为,伊朗可能会在联合体设于其属岛屿(如格什姆或基什)时予以接受——这些岛屿常被德黑兰定位为旅游目的地。
国际危机组织伊朗项目负责人阿里·瓦兹表示,若联合体设于通布或阿布穆萨三岛之一,将“增加复杂性”,他建议选择格什姆岛。
他表示:“我认为理想方案是伊朗与美国在中间点达成一致:伊朗放弃独立的国家铀浓缩,而改为通过联合体进行;美国则接受该联合体设于伊朗属岛。”
伊朗努尔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