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努尔新闻网:尽管世界尚未从加沙地带遭受犹太复国主义政权暴行的震惊中恢复过来,民众仍对该地区无辜人民所经历的饥荒与苦难感到痛心与震惊,但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近日关于“大以色列”构想及在约旦河西岸推进新定居点建设的言论,再次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担忧与谴责。这种担忧不仅源于特拉维夫激进的言辞,更因该理念与政治犹太复国主义及极端宗教解读之间的深层联系——一种将“应许之地”的边界从尼罗河延伸至幼发拉底河,并视其为历史使命的认知。
“大以色列”构想在某些对《圣经》和《旧约》的特定解读中,描绘了一个涵盖埃及、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和伊拉克部分地区的疆域,极大扩展了以色列的地理边界。内塔尼亚胡近日公开表示,他“认同”这一构想,并致力于实现它。他的右翼极端内阁成员,如斯莫特里奇,也积极推动相关计划的实施。
在20世纪,特别是在弗拉基米尔·扎博廷斯基领导的修正主义犹太复国主义兴起后,“大以色列”理念逐渐脱离纯宗教范畴,转变为扩张以色列边界的政治纲领。尽管许多全球犹太人及以色列前政府曾视其为极端思想,但近年来随着极右翼势力的崛起,该理念已在特拉维夫的政策中体现出来。内塔尼亚胡最近甚至称其为“精神使命”。
E1项目:违反国际法的具体体现
长期因国际压力而搁置的E1项目如今重新被提上议程。该项目计划在东耶路撒冷与马阿勒·阿杜米姆定居点之间建设约3,300个住宅单元。联合国人道事务协调办公室报告指出,该项目将导致约旦河西岸南北分裂,破坏未来巴勒斯坦国的领土连贯性。
据“现在和平”组织数据,仅2023年,约旦河西岸就批准或启动了超过12,300个新定居点单元,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上半年又新增超过9,000个单元。
联合国多项文件与决议反复声明,以色列在被占领土上的定居点建设违法。安理会第242号决议(1967年)要求以色列撤出六日战争中占领的领土;第338号决议(1973年)强调立即执行242号决议;而第2334号决议(2016年)明确指出定居点建设“没有法律效力”,构成“公然违反国际法”,并要求立即全面停止所有定居点活动,包括在东耶路撒冷。
尽管如此,以色列不仅无视这些决议,反而加快了定居点建设步伐。联合国调查委员会2023年年度报告指出,这些行为可能构成“事实上的吞并”,明显违反《日内瓦第四公约》第49条。
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
欧盟援引第2334号决议,称E1项目是对“两国方案”的直接威胁。德国和法国警告此类行为将使“和平进程”不可逆转。在阿拉伯世界,约旦将该项目视为国家安全红线,埃及、沙特、阿联酋等国也发表联合声明予以谴责。全球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称其为“新殖民主义的尝试”。与此同时,美国则对“大以色列”构想表现出支持态度。
推进“大以色列”计划可能引发新一轮武装抵抗与冲突升级,破坏国际法律体系的权威,削弱对多边机构的信任,并为其他边界争端树立危险先例。
特拉维夫坚持推进“大以色列”及E1等项目,不仅摧毁了持久和平的希望,也将该地区推向更深层次的危机。国际社会必须超越口头谴责,运用政治、经济与法律手段加以制止。否则,今天看似以色列的扩张计划,明天可能引发全球性危机。
目前,在美国的直接支持下,以色列正试图改变该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该政权不仅通过干涉远方国家的边界逻辑,还通过扩展定居点建设来扩大其地理范围。然而,西亚地区的力量平衡现实似乎并不允许其轻易实现这一幻想。除了全球日益愤怒的舆论,从欧洲、亚洲到非洲和南美,各国纷纷表达对该侵略性计划的反感。国际权威组织也加入了抗议行列。所有这些现实使得该幻想的实现变得遥不可及。